2025年6月2日至6月7日,广东中欧企业合作促进中心联合中欧科技合作协会、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中德氢能源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多家新能源企业赴德国、荷兰开展“2025中欧新能源企业交流考察”活动。中欧科技合作协会为本次活动提供全程支持。考察团先后与德国巴伐利亚氢能中心、拜罗伊特大学能源技术中心、巴伐利亚电池技术中心、科隆氢能协会和总部在荷兰的欧洲储能协会等知名新能源研究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并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上弗兰肯行政区政府、拜罗伊特市政府、科隆市经促局、杜伊斯堡市政府、杜伊斯堡商务与创新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会面交谈。期间,考察团成员还出席了由中欧科技合作协会主办的“中欧新能源产业合作交流会”等活动。本次考察为推动中欧两地在绿色能源供应、储能和氢能等领域开展产业合作夯实了基础,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巴伐利亚氢能中心)
2019年9月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在纽伦堡成立了氢能战略和协调机构“巴伐利亚氢能中心(H2.B)”,同时与宝马、奥迪、博世、西门子、林德等企业和机构合作成立了“巴伐利亚氢能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扩大到392家。
(拜罗伊特大学能源技术中心)
拜罗伊特大学能源技术中心(ZET)汇聚了拜罗伊特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在能源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活动。目前,中心由八个教研组共同组成,涵盖了能源的生成、传输、储存与利用方面的热力学、化学、生物学与电气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研究。目前,ZET正深入研究一系列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包括部门耦合、能源自给型建筑以及高压直流输电(HVDC)等,其研究项目从应用基础研究延伸至能源技术相关产品与工艺开发。ZET拥有12个关键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能够支持跨学科和创新型的研究工作。
(巴伐利亚电池技术中心)
巴伐利亚电池技术中心(BayBatt)拥有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团队,其核心任务是在材料科学、电化学、工程学、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电池储能系统的跨学科研究与开发,并以此促进电池储能系统相关的大学教学。研究重点包括高安全性的高性能材料、界面现象与传输过程、智能电池、网络化储能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内容从原子结构、颗粒、电池组件与电池单体、电池模组与系统到更高层级的能源系统,覆盖电池研究的各个领域。
(科隆氢能协会)


科隆氢能协会(HyCologne)连接来自政界、工业界和研究领域的50多名参与者。自2007年以来,该协会一直致力于依托其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在德国莱茵地区大力推广氢能技术,提高其经济上的可获得性,并启动了多个大型项目。协会的大多数会员来自科隆/莱茵地区,包括林德气体、壳牌、科隆/波恩机场等,旨在打造氢能产业集群,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储能行业协会)

欧洲储能行业协会(EAEST)总部位于荷兰,致力于成为欧洲储能领域的领航者与关键影响者,推动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中欧储能领域合作的重要桥梁,EAEST通过技术交流、行业研究及国际展会等方式推动双方储能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协会通过构建高效平台与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会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实现协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他拜访机构)

(巴伐利亚州上弗兰肯行政区议会)

(拜罗伊特市政府)

(科隆市经促局)

(杜伊斯堡市政府)

